黑龙江幼专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会

人员机构

发布时间:2013-12-07 来源:党政办公室 浏览次数:3307


11月28日,学校党委召开了黑龙江幼专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会。校党委书记金日勋,副校长张鹏远、工会主席夏莹、副校长周世华,党委委员杨艳坤及全校教职工、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张鹏远同志主持。

会上,党委书记金日勋解读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内涵,他认为: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会议通过“决定”明确了中国走什么路,向何处去这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一步确立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总方向和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全面改革的指导思想。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会议通过“决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在理论上有一系列重大创新,在实践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六个“紧紧围绕”勾勒出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监督落实,领导力度是空前的。“决定”明确了15个领域60项改革任务,鲜明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限和要求,实施力度是空前的。这是一次催人奋进的大会。会议通过“决定”释放出涉及各个领域具有重大创新和突破性的改革措施,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在经济改革与全面改革的关系上,明确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战略;在塑造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本质要求,同时为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基础性依据;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关系上,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微观经济层面上,提出了国企与民企平等使用市场要素,参与竞争;在城乡建设用地上,提出了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在公共服务上,提出了要素平等交换,资源均衡配置;在司法公正上,提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取消劳教制度和刑讯逼供;在机会平等上,提出了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在收入分配上,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在社会保障上,提出了渐进式延迟退休;在人口政策上,提出了启动“单独二胎”政策;在医疗卫生改革上,提出了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和相信,党中央力推的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不仅会极大地改变中国的面貌,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改善中国的民生,还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于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金日勋说,从方向和目标上看,“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方向和本质,加强核心价值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三爱”活动长效机制是手段,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标。从而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思路上看,先明确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再明确教育领域改革的重点和任务,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教育自身到政府和社会,都进行了顶层设计,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种改革安排和部署上的系统性是空前的。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上看,“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学特色,争创一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外语等科目,社会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人员纳入就业见习、技能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此外“决定”还提出:“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最后,金日勋结合学校实际对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强调了三点意见:

一是要坚定改革的信心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决定”说明中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总结了建党93年、建国65年、改革开放35年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的历史性结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面貌不会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中国在国际上也不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仰望未来的星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和信念积极投身到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抓住正在进行的改革不放松。办学质量提升、特色办学体系建设和主题校园文化建设这“三大工程”是我校“十二五”期间的核心任务。“三大工程”涵盖了我校为建设现代化高校所必须进行的重点改革。比如专业改革与专业群建设、教学模式和课改、学制和学分制改革、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改革、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项目研发、特色校本教材编写和科研体系建设、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这些正在进行并不断深化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离预期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正在进行并不断深化的改革,无论从谋划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完全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必须要牢牢抓住不放松,必须要按照既定的计划进度强力推进,不得延误。此外,校党委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意见确定的13个专题改革已经分解到相部门和系部,要尽快形成可行的实施意见报校党委。

三是要做好落实新一轮改革的准备不懈怠。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方面,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并将其贯穿于课程和教学全过程;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要以校、园融合为重点,从校本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习实训到上岗就业实现学校与幼儿园的无缝对接,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创新高效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要以强力推进“三大工程”为主要抓手,夯实特色办学体系建设的基础,释放特色的内涵;在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要以自主招生、多次考试、注册入学、学分转换、减少考试科目、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重点,研究我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措施,做好各方面的预和立;在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方面,要以扩大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为重点,结合去行政化要求,研究拥有办学自主权后学校事业法人治理模式和内部管理结构设计;在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方面,要以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和校企合作办学为重点,集聚各方面力量,筹措一切可能筹措的资金,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持;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要以产业升级、公益岗位、企业、社区、农村、离校未就业、公务员招录和自主创业激励政策为重点,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搞好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辅导,为毕业生提供优良的就业服务;在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面,要以分类改革后经费供给形式变化为重点,及时掌握分类的相关政策和财政核定经费的标准,搞好测算和对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副校长张鹏远就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会后请各党总支立即组织全体党员群众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深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髓,特别是掌握国家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改革重点,达到入脑入心;二是结合学校确定的“三大工程”中的改革项目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十三项课题,深入思考,制定实施方案,重点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全面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为推动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继续做出新的努力。

推荐信息

热门信息